當你背上包包,決定踏出第一步時,你就已經是背包客了。
那為何要叫做“背包客”呢?由小編帶大家來瞭解一下。
什麼是背包客?
背包客(backpacker,由backpacking一詞衍生而來)
意指背著背包做長途自助旅行的人,
通常是在有限的預算下進行旅行,
他們對於旅行的景點及規劃,常有獨到的見解。
在旅行界中,經驗豐富的背包客常常是令人注目的焦點,
而現在背包客也能定義為登山、露營、冒險活動的戶外活動參與者。
而背包客還有其他廣為運用的說法,
在台灣,又稱為自助旅行玩家 或 自助旅遊者
在香港,則以英文Backpacker直接稱呼。
在中國大陸,多稱呼為驢友,
因為驢子擅長時間的耐力走動,所以徒步旅行的人都用驢友互稱
取自「旅友」的諧音,就是旅行之友的意思。
什麼是背包客文化?
背包客文化中的第一個特色就是「團體性」,
不論是住在有自助廚房以及共用電視廳的青年旅館、
與他人共乘交通工具或是一起購買車票,
最重要的是分享彼此的經驗,
這樣的資訊交流使得諸多背包客們能夠從互相學習,
同時能夠省錢,得到的資訊甚至出版的旅遊書都還要新還要多。
第二個特色就是「真實」。
自助旅行不只是一段假期,而是一種學習,
背包客們總希望能夠體驗到當地最真實的風俗民情,
而不是跟團行程或旅遊書上的商業行程,
因此背包客有時也被冠上「反觀光客」的封號。
(文部分參考自/維基百科)
不管你是否已經是背包客或者正要開始當一個背包客,
記得~
旅行永遠是你人生中最美麗的過程,克服恐懼,背上包包,出發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