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齡快到限制條件的緣故,所以來澳洲時把集二簽當做可有可無的額外關卡
因緣際會之下透過這社團裡的好心人介紹食宿交換的場所
(話說,還意外發現好心人還是現實生活中的朋友的同學@@"硬要攀關係,
另外我加入的時候也才兩三千人,這半年的成長到1萬2也太驚人)
所以我剛到澳洲的三個禮拜後就開食宿交換了
然後不知不覺剩兩個禮拜多就要破關了!!
說真的~很慶幸當初自己決定來食宿交換
有些人可能會認為,食宿交換又沒錢賺為何要去
可憑良心說,食宿交換極可能是唯一可以24小時跟外國朋友生活在一起的機會
(如果各位交了外國情侶那就另當別論= =")
這環境還可以練練語文,聊聊各國的文化等
一般工作環境頂多就就上班時間跟外國朋友相處,
下班後就回到滿是香港或台灣朋友那一點都不像share精神的sharehouse,
畢竟大家都是英文不好,所以找居住位置的資訊來源都以中文資訊為主不是嗎?
因為我也是這樣XD
再者,要集二簽就要做一級產業,現在的農場不是騙人就是騙身(勞力啦~別想歪!)
有些做得要死要活,結果做一整個禮拜卻才打平,
但在食宿交換可能一個禮拜五六天,每天做個4~6小時就可以吃飽睡飽,何樂不為?
但我也不是說食宿交換就是絕對的好,因為一樣米養百樣人,這世界百百款各式各樣的人都有
還是有遇過女生被雇主性騷擾,更扯的是女生不敢反抗
(狄靜,真的不考慮開防身術分享會?)
也有聽過有人待過食宿交換的農場,主人把背包客當奴隸使喚,然後一天至少做個10小時以上的
這裡不是剪什麼藤、採什麼果的農場,這裡是養蜂場!!
農場主人是英國移民,在英國是個生學家,據他說法他以前在英國有些知名度
去年他在醫院住了一年,所以這個養蜂場是完全停擺的狀態,
目前他行動不是很方便,是個7X歲的和藹老先生
現在的工作就頂多是幫忙整頓養蜂場,因為他在明年可能要賣掉退休了
希望想來的人,請不要害怕昆蟲,因為這裡是農場不是無菌無塵實驗室
而且又是養蜂場,所以蜜蜂多以外(不保證都不會被蜜蜂叮到,也有人待滿88天沒被叮過的,我自
己因為卷髮的關係每次蜜蜂飛進我頭髮裡鐵定迷路然後攻擊我,我都快集滿一組戒疤了)~~
蜘蛛也多(我起碼看過六七種蜘蛛,連致命的紅背蜘蛛都看過了),
另外也看過好幾種蜥蜴,澳洲最毒毒蛇,
工作的廠房裡,住著一隻很害羞膽小,澳洲特有的針鼴,
平常會躲起來,有時候會在你工作時很靠近你,附近小山頭,傍晚時可以看到另一邊有超大群的野生袋鼠,
話說我有天半夜走出車屋在草叢尿尿聽到5~6公尺遠的地方,一群動物移動的聲音應該就是袋鼠晚上跑過來散步吧!
上禮拜有一對年紀都超過70的外國夫妻來食宿交換,
他們有穿防蜂衣,三天內每人被蜜蜂叮到的次數大概各有50~60個也是樂在其中,
不過這是特例,因為這是他們自己跟農場主人要求,
要做深入一點的工作才有意義,這就是心態,自嘆不如!!
還有端看各位是來體驗生活,還是混吃等死集二簽,
因為這裡是荒郊野外、絕對無聊,如果心態消極的話,
每天休息時間就躲回房裡盯著電腦銀幕,那你一定會沒有收穫然後感覺無聊到死,
主動一點跟在農場的每個人交流,生活中的樂趣俯拾即是,
這裡的義大利伙伴曾說,遇到我們幾個台灣人是他這十年來最有趣的事情,
但我們其實覺得他自己明明更有趣,我想這就是大家互相放開心交流所起的化學作用吧!!
扯遠了~~
基本上男生睡車屋,女生睡房子裡,
謝絕情侶跟團體,主因是不好安排床位
另外因為天氣越來越熱,11月以後有可能凌晨工作到早上9點10點休息到傍晚再工作~
可能!!但還不一定會這樣
基本上工作環境在廠房,所以不太會曬到太陽,狄靜牌帽子用不太到,防曬油也不需要XD
英文不好沒關係,你能用簡單的英文單字表達意思就行,但英文好的話會有很多故事可以聽
基本上早午餐自理,所有看得到的食材都可以用~~
還有吃爽爽的高級天然蜂蜜,晚餐的話基本上農場主人會煮,但他一般工作都比較晚結束,
等他煮完吃完晚餐都要九點十點了,我們不太忍心看一個行動不方便的老先生幫我們張羅,
所以我們是自己主動學完他的食譜,然後煮晚餐給他吃,一來可以早吃飯二來就當磨練廚藝,
另外農場主人對食物的接受度很高,所以中式菜色他也吃。
我不敢說農場主人很慷慨,畢竟他目前一直都算是沒有收入的狀態,
但我可以保證在這生活的一切都很周到
他真得很和顏悅善,在這裡的生活真得很舒服輕鬆,另外工作算是輕鬆,二簽拿得很容易,
但真的不要抱著混二簽的心態來,老人家眼睛是雪亮的,最近才有個被趕走的加拿大正妹。
PS:我知道大家來澳洲時間只有短短一兩年,每個人多少都會有不想吃虧,
貨比三家的心態都想要一帆風順(我自己當初也有這樣的想法),比較哪邊薪水高哪邊比較涼,
在各社團問哪個工作好不好等等,往往就造成一些放人鴿子的情形發生,
跟一些外國背包客接觸後發現他們的價值觀念都非常的正面,
普遍都認為對於自己決定好的事情~
不管是好或不好,
那都是這趟旅途的一個收穫、一個寶貴的經驗,
如果是順途就享受它,
如果是逆境就學習克服它,
假設今天早就決定要前往下一個定點,
就算是在雨中步行,他們也還是會照常出發,
並不是我在抱外國人的大腿,
只是發現教育我們價值觀的環境被打造成太容易計較、比較跟顧慮許多,給大家參考一下囉!!